词条 | 谭宗浚 |
释义 | 谭宗浚 (1846—1888)字叔裕。广东南海人。著名学者﹑文学家谭莹之子。少承家学,聪敏博识。咸丰十一年(1861)举人,时年十六。父令其再读书十年,始许出仕。同治十三年(1874)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以才学文章,名满都下。光绪二年(1876)任四川学政。八年,典试江南,历充国史馆协修﹑纂修﹑总纂,掌修儒林﹑文苑两传。十一年,简放云南粮储道,辞,不允。既主云南,再权按察使,勘修水利,平反冤狱,恤孤教士,有政声。十四年,告疾归,道中卒于广西隆安。少工骈文,词采博雅。同治元年(1862)入都,时值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后,作《览海赋》万余言,寄慨抒情,京师传诵。后其文由绚烂渐趋平澹。其诗亦“大抵少作以华赡胜,壮岁以苍秀胜”(徐世昌《晚晴簃诗汇》)。性好游,诗多纪山水名胜,入滇以后诸作,雕绘奇崖深潭﹑险滩幽洞,“警炼盘硬,气韵益古”(同上)。而以才高性直为人所忌,晚岁所作,不免愤懑自伤。有《希古堂文集》一二卷,《荔村草堂诗钞》一一卷,《于滇集》一卷。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六,《清史列传》卷七三,唐文治《云南粮储道署按察使谭叔裕先生墓碑》﹑马其昶《云南粮储道谭君墓表》(均见《碑传集补》卷一九)。(王飚)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