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谢三秀 |
释义 | 谢三秀 (1550-1624)字君采,一字玄瑞。贵州贵阳军民府(今贵阳)人,贵州前卫籍。其先从扬州兴化至黔为卫官,遂世隶戍籍。家贫,为诸生时,有令誉,巡抚郭子章﹑副使韩光曙等器之。万历三十四年(1606),以贡生三任教职,弃之后,乃行万里路,历览山川,与东南诸名士吴国伦﹑汤显祖﹑王穉登﹑李维桢等游。卒于天启四年(1624),年七十五。能诗,有“正始遗音”﹑“天末才子”之称。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其《雪鸿集》,未见传。清顺治澄怀阁刊本《诗慰》初集自《雪鸿集》选录其诗七十四首为《谢君采诗选》,附李维桢原序。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六二录其诗十三首,又从《诗慰》中录出,“诗话”云:“君采诗甚清稳,由其生于天末,习染全无,黔人之轶伦超群者。”道光二十四年(1844),遵义郑珍得《远条堂稿》抄本二卷,其诗大多作于万历三十五年至四十四年之间,莫友芝据之编为《雪鸿堂诗集》三卷,清咸丰元年(1851)由王介臣刊行于世,计收诗一百二十首:前二卷作《远条堂草》,收诗一百一十二首,卷三收诗十八首,系辑自《明诗综》及《贵阳通志》等佚诗。同治间莫友芝等辑刊《黔诗纪略》,录谢三秀古今体诗一百八十首,则为谢三秀传世诗之总和也,较吴中蕃《雪鸿堂诗选序》谓三秀所存诗“不下千首”则不足五分之一。后近人《黔南丛书》所收《雪鸿堂诗搜逸》三卷附录一卷,所收诗亦未超过此数。莫友芝《黔诗纪略》卷一四为谢三秀作“小传”云:“贵州自成祖开省,迄于神宗,阅二百年,人才之兴媲于上国,而专能风雅,隽永冲融,驰骋中原,卓然一队,虽前之文恭(孙应鳌),后之龙友(杨文骢)﹑滋大(吴中蕃),未有先于君采者。”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庚签卷一录其诗二十二首,按语亦云:“君采诗,逸宕超炼,绝去嚣尘。有明三百年来,黔中诗家,当推首出。”生平见《(乾隆)贵州通志》卷三〇。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