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诸葛亮
释义
诸葛亮

(181—234)三国蜀政治家﹑散文家。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临沂北)人。早孤,汉献帝初随从父玄至荆州依刘表。玄卒,亮居南阳隆中(今湖北襄樊),躬耕,好为《梁父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建安十二年(207),刘备兵败,屯新野,徐庶荐亮于备,誉为“卧龙”。备三顾其庐,乃得见。见,亮为审时度势,建取荆州﹑入蜀之策。备大重之,以为如鱼得水。十三年,曹操大军南征,荆州降,备走至夏口。亮至柴桑说孙权并力拒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备以亮为军师中郎将。十六年,入蜀,成都平,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二十五年,曹丕代汉。次年(221),刘备称帝,以亮为丞相,录尚书事。蜀章武三年(223),备于永安宫疾笃,召亮,托以后事,命后主兄弟父事之。后主刘禅即位,封武乡侯,顷之领益州牧,政事巨细,咸决于亮。蜀中大治。五年,率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辞后主,后人习称《前出师表》。六年,攻祁山,关中震动。魏明帝亲镇长安,命张郃拒之。蜀将马谡不遵节度,失守街亭。亮还汉中,诛谡,请自贬,又闻魏军东下拒吴,关中虚弱,上书言当进取而不当持久,后人习称《后出师表》。后数出祁山,皆无功而返。十二年(234)春,率军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懿相持,积劳成疾。八月,病卒于军中。年五十四。遗命薄敛,葬汉中定军山。谥忠武。

亮治蜀法度严明,赏罚必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一代名臣。晋武帝泰始十年(274),陈寿辑其遗文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余字为一集,进呈。表称“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当世”。《文心雕龙·诏策》称“诸葛孔明之详约”,“理得而辞中”,《章表》称“孔明之辞后主,旨尽文畅”。其《出师表》尤为后人所称。前表为《文选》所录,后表不见集中而出张俨《默记》,学者颇有疑为即出俨拟作。《梁父(甫)吟》一篇,《乐府诗集》录入《相和歌辞》,作者题诸葛亮,题解引《古今乐录》以为此古乐府,非亮所作。《隋书·经籍志》录《诸葛亮集》二十五卷,宋以后散佚。明人搜遗辑佚,王士骐有《武侯全书》二十卷﹑杨时伟有《诸葛忠武书》十卷,皆芜杂;张溥有《诸葛丞相集》一卷,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清人张澍辑《诸葛忠武侯文集》四卷(《附录》二卷﹑《诸葛故事》五卷),自言搜釆散佚,较诸本益增倍蓰,然裁择亦有未当。中华书局有排印本《诸葛亮集》,较为便用。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3: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