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诸宗元 |
释义 | 诸宗元 (1875—1932)字贞壮,又字贞长﹑真长。别号大至居士。浙江绍兴人。年十岁即熟读《文选》。服膺魏源﹑龚自珍之学,因魏源字默深,龚自珍号定盦而自题其书斋曰“默定书堂”。中年后改为大至阁。曾与黄节﹑刘师培﹑邓实﹑陈去病﹑胡朴安等于上海设立国学保存会及藏书楼,贡献图书甚多。南社成立,入社。宣统二年(1910)前后入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瑞澂幕,对于南社社友之革命活动有所掩护。1913年和1914年之间在北京做官。1923年为浙江军务善后督办卢永祥幕僚。1925年应梁鸿志之邀赴北京,数月后又南下为人掌书记。曾在杭州西湖红桕山购置房屋数间,置书画万余卷,欲为终老之所。1929年遭大火,书画尽毁。民国政府建都南京后,供职于教育部。1932年病逝于上海。一生困顿于僚属之间,身后颇萧条。与南社社友及同光体诗人陈三立﹑郑孝胥﹑沈瑜庆﹑李宣龚等人均有交往。诗宗江西诗派。1914年曾在北京法源寺祭祀宋人陈师道。其诗以朋友之间酬唱赠答之作居多,但亦有少数忧国忧民﹑感慨幽深之作,如《戊戌秋中寄东虚》﹑《感事·辛丑年作》﹑《窃愤》﹑《闻奉天陷于日本》等。诗风冲和淡远,即对国家大事的感愤之作亦锋芒内敛。胡朴安《南社诗话》云:“社员之诗,略具有缙绅文学气味者二人:一潘兰史,一诸贞壮。”“贞壮常与太夷﹑伯严相唱和,诗之气味,殊不与草泽文学之诗相合,然对社友,则颇被护之。满清时,亚子常谓贞壮是吾辈之把标”。著有《大至阁诗》﹑《中国画学浅说》。生平事迹见郑逸梅《南社丛谈·南社社友事略·诸贞壮》等。(赵慎修)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