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董越 |
释义 | 董越 (1431-1502)字尚矩。江西赣州府宁都人。少孤贫。天顺三年(1459)领乡荐,成化五年(1469)第三人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十八年升侍读,直经筵,为太子讲读。二十三年十二月以孝宗即位,升右春坊右庶子兼侍讲,与工科右给事中王敞充颁诏正副使出使朝鲜,回程后,朝鲜政府将二人所留诗文及朝鲜文臣许琮等人诗文一并刻印为《(戊申)皇华集》,收诗约三百八十余首,内董越九十四首,王敞一百十余首。弘治四年(1491),与修《宪宗实录》成,升太常寺少卿,兼侍讲学士,寻升南礼部右侍郎,进南工部尚书。卒于弘治十五年五月初七,年七十二,赠太子少保,谥文禧。其颁诏归后所撰《朝鲜赋》,详记朝鲜地理风俗与山川人物,用谢灵运《山居赋》例,自为之注,有弘治三年刊本﹑正德十六年(1521)刊本﹑《四库全书》本及日本明治抄本等。另著《朝鲜杂志》,亦有《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总目》另著录其《使东日录》一卷,载其往返朝鲜所作诗文,内收诗一百二十首,有正德九年刊本。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记其有《文集》四十二卷,则未详。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录其诗二首。清曾燠《江西诗征》卷五二录其诗六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丙签卷六录其诗三首。生平见李东阳《董公墓志铭》(《怀麓堂文后稿》卷二五)﹑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卷五。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