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董份 |
释义 | 董份 (1510-1595)字用均,一字体化,号浔阳山人,又号泌园。浙江湖州府乌程(今湖州)人。嘉靖十六年(1537)举人,二十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与修《会典》,丁忧归。三十一年服阕,三十三年升右春坊右中允,管国子司业事,寻加太常少卿,擢礼部右侍郎,四十年迁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掌詹事府,四十一年进工部尚书,四十四年拜礼部尚书。言官劾其为严世蕃私人,斥为民,归里家居,卒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三月初五,年八十六。尝师事唐枢,潜心性命之学,又与钱镇﹑茅坤为挚友。黄景昉《国史惟疑》云:“董份﹑王材﹑唐汝楫﹑白启常,国史列为严世蕃私人。诸公或才学,或门第,均足自致通显,失足匪人,坐身名俱败,可为后鉴。” 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其《泌园全集》三十七卷。现存万历三十四年其孙董嗣茂等辑刻《董学士泌园集》三十七卷(附其子董道淳《董黄门稿》一卷),有董嗣茂序及董份弟子申时行序,内诗词七卷,收古近体诗五百七十余首﹑词四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是集。明刻陆弘祚编《皇明十大家文选》录其文为《浔阳文选》二卷。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十篇。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四三录其诗一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四十三首。清乾隆间辑刻《董氏诗萃》卷一录其诗四十六首。清陆心源《吴兴诗存》四集卷九录其诗二十三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二一录其诗五首,按云:“份诗五言有清致,为何元朗(何良俊)所推。”近人周庆云《浔溪诗征》卷一录其诗一百零九首。生平见申时行《董公合葬墓志铭》(《赐闲堂集》卷二九)﹑清张廷玉《明史》卷二三三。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