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萧渊藻 |
释义 | 萧渊藻 (483—549)南朝齐﹑梁文人。唐人避讳作萧深藻或萧藻,字靖艺,小字迦叶。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梁武帝兄子。齐永元初(499),起家著作佐郎。梁天监元年(502),封西昌侯。四年初,出为益州刺史。九年,徵为太子中庶子。十年,为左骁骑将军﹑领南琅玡太守,入为侍中。十一年,出为雍州刺史,十二年迁兗州刺史。在任均有政绩。普通六年(525),北伐涡阳,率军为前锋,兵败,免官削爵。八年,复爵。大通元年(527),迁中护军,镇涡阳。三年,为中权将军。中大通元年(529),迁护军将军。三年,出为丹阳尹,因疾未拜,寻迁南兗州刺史。大同三年(537),授尚书左仆射。五年,迁中书令。又出为南徐州刺史侯景之乱,忧愤成疾,不疗不食,太清三年(549)八月,卒。年六十七。 渊藻谦退恬静,门庭闲寂,宾客罕通,尤为萧纲所重。善文辞,好古体,然非公宴不妄作,纵有小文,成辄弃去。有集四卷,佚。诗文均不存。萧淳陈代文人。生卒年及籍贯不详。今存《长相思》一首,见《乐府诗集》卷六十九,逯钦立辑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并云:“按《陈书·徐伯阳传》有谒者萧淳风。”按:《陈书·徐伯阳传》无此人,此见《吴明彻传》,而《南史·吴明彻传》则正作“萧淳”。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