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萧子懋 |
释义 | 萧子懋 (472—494)南朝齐文人。齐武帝第七子。字云昌。封晋安王。祖籍东海兰陵(今属山东)人。东晋时过江,居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初封江陵公。武帝永明时,历任南豫州刺史﹑宣城太守﹑南兗州﹑湘州﹑雍州刺史诸职。鬱林王隆昌元年,见幼主新立,密怀自全之计。后迁江州刺史,闻鄱阳王锵﹑随郡王子隆被萧鸾所害,欲起兵,时子懋母阮氏在都,欲密迎至江州,阮氏以语其同乡兄于瑶之,瑶之驰告鸾。鸾使裴叔业袭寻阳。叔业遣于琳之害之。子懋好读书,长于文笔,永明八年在湘州,撰《春秋例苑》三十卷,奏之。齐武帝嘉之,付秘阁。尝启求所好书,武帝赐以杜预手定《左传》及《古今善言》。武帝又尝戒以“文章诗笔,乃是佳事,然世务弥为根本”之语。 萧子懋有集四卷,录一卷。梁时尚存,至唐修《隋书》时已亡。其诗文今均佚。《隋书·经籍志》记《春秋例苑》,十九卷,不著撰人,未知是否子懋之书。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