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荀况
释义
荀况

(前314?—217?)战国思想家﹑散文家。字卿。荀﹑孙一音之转,或谓汉人避宣帝讳,故一作孙卿。后人尊称荀子。赵(今河北南部及山西一带)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其事迹简略,后人考辨甚多。据《游国恩学术论文集·荀卿考》,略云荀子十五岁游学于齐,二十余岁为齐祭酒,以涽王骄盈暴虐,与稷下诸学士离去。三十余岁再至齐为祭酒。五十岁左右,又去齐至秦,见秦昭王及应侯范睢,皆不用,乃去秦归赵,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前。后又去赵至齐,三为祭酒,于诸学士中年事最长。后又为齐人谗于齐襄王,乃至楚。时春申君黄歇为楚相,以之为兰陵令。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前236),春申君被杀,荀子随之被废,定居兰陵,著书授徒,李斯﹑韩非皆出其门下。其后李斯在秦贵显,荀子忧其遭遇不测,为之废食。后卒,年约九十余。

荀子为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人物,然又不主一家,兼融诸子,倡“性恶”﹑“法后王”之说。今传《荀子》三十二篇,多出其自作,间亦有弟子所记。各篇以二字自为篇题,概括一篇大意。其文长于说理驳难,剖析入微,铺陈排比,善用比喻,风格醇朴精洁,《文心雕龙·诸子》称“孟﹑荀所述,理懿而辞雅”。其中《成相》篇已属格律韵文,全篇用三﹑三﹑七及四﹑四﹑三句式,于后代影响深广。《汉书·艺文志》录“孙卿赋一○篇”,今《赋》篇中存《礼》﹑《知》,《云》﹑《蚕》﹑《箴》五篇,以四言为问答体,作廋辞谜语,为今所见古籍中最早以“赋”命名之作。今存注本最早者为唐杨倞注,清人王先谦《荀子集解》﹑近人梁启雄《荀子简释》参稽群书,繁简得当,较为通行。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23: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