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范紫东
释义
范紫东

(1878—1954)名凝绩,字紫东,以字行。陕西乾县人。清末拔贡。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学熏陶,能诗善画,有“才子”之誉。光绪二十八年(1902)考入陕西三原宏道书院,研读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微积分等学科,以优等第一名毕业。先后任西安府中学﹑健本学校教员﹑校长。宣统二年(1910)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被选为陕西省第一届议会议员。1916年以后,历任武功县知事﹑军警联合处执法官﹑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省民政厅秘书等职。曾参与易俗社的创建工作,从1914年起兼任易俗社编辑﹑评议﹑评议长﹑交际主任等职。1953年任西安文史研究馆馆长,兼任西北文联﹑西安市文联委员﹑西安流行剧目修审会委员。其于中国历史﹑文字学﹑训诂学﹑金石学﹑音律学诸方面均有造诣。擅诗﹑赋﹑书﹑画,尤工骈文,而以秦腔剧作家闻名于世。著有秦腔剧本七十种(本戏四十一种,折子戏二十九种)。以长于编撰长篇本戏著称。所编本戏精于结构,善于谋篇;传奇性强,情节曲折,一般采用复线交错,互通表里,所谓“变幻离奇,人莫测其意向,及结果乃恍然其布置之妙”(孙仁玉《陕西易俗社简明报告书》)。且每本戏中,均有精彩的“折戏”,经常单独上演。主要剧作有《春闺考试》﹑《金莲痛史》﹑《八字案》﹑《花烛泪》﹑《女儿经》﹑《赌博账》﹑《琴剑飞声》﹑《京兆画眉》﹑《翰墨缘》﹑《试锦袍》﹑《软玉屏》﹑《大学衍义》﹑《黑暗衙门》﹑《萧山秀才》﹑《吕四娘》﹑《苏武牧羊》﹑《光复汉业》﹑《伉俪会师》﹑《玉镜台》﹑《三知己》﹑《破郢都》﹑《复郢都》﹑《盗虎符》﹑《玉冠道人》﹑《美人换马》。以近代史上一些重大题材,编写了《关中书院》(写林则徐禁烟﹑抗英故事)﹑《宫锦袍》(写刘永福抗法事迹)﹑《颐和园》(前后本。写慈禧太后骄奢无度,挪用海军经费兴修颐和园,并穿插戊戌变法﹑庚子八国联军入京,两宫西巡诸事)﹑《秋风秋雨》(写秋瑾﹑徐锡麟事)﹑《新华梦》(前后本。写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以韬晦之计保全自己,逃出虎口,于云南首倡起义),并以俄国名作家托尔斯泰青年时代生活为题材,编写了本戏《克里米战纪》(后改名《托尔斯泰》)。其代表作品《三滴血》经过整理,于1961年拍成电影。其他作品有《乐学通论》﹑《西安市城市城郊胜迹志略》﹑《关中方言考》﹑《关西方言钩沉》﹑《地球运转之研究》﹑《乾县县志》﹑《永寿县志》﹑《陇县新志》等。生平事迹见胡孔哲《范紫东先生年谱》(载《西安戏曲史料集》)﹑赵洪《范紫东及其剧作初探》(载《陕西戏剧史料丛刊》第一辑)﹑阎敏学《易俗社前期作家与作品》(载《西安戏剧》1992年第4期)等。(阎敏学)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7: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