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罗洪先 |
释义 | 罗洪先 (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安府吉水人。生于弘治十七年(1504)十月十四。嘉靖四年(1525)举于乡,八年第一人进士及第,授翰林修撰。以父丧归家,服除,进左春坊赞善。与唐顺之﹑赵时春为友,交好浸密,日相期许,以天下自任,中外称异,以“三翰林”誉之。与二人上疏,请预定东宫朝仪,惹帝怒,罢为民。归家后以讲学为事,攻苦淡,练寒暑,考图观史,力主经世。与本郡邹守益﹑欧阳德﹑聂豹为会讲,学众常至数百人。卒于嘉靖四十三年八月十五,年六十一。隆庆初,赠光禄大夫,谥文恭。学宗王阳明“致良知”说,增以“主静”功夫。又研舆地之学,曾费时十余年,撰《广舆图》。所作诗文多涉讲学语,别集先有嘉靖三十四年安如磐刊本《念庵罗先生文集》四卷,继有嘉靖四十二年胡松刊本《念庵罗先生集》十三卷,又嘉靖四十三年俞宪所刊《念庵罗先生文集》十三卷,又有隆庆元年(1567)苏士润等刊本《念庵罗先生文集》八卷《外集》十五卷《别集》四卷,万历三十一年(1603)吴达可刊选本《念庵罗先生文要》六卷。后又有万历四十五年(1617)陈于廷刊本《石莲洞罗先生文集》二十五卷,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著录其《全集》二十五卷即此本也,实清雍正七年(1729)其后裔罗复晋等刊《念庵罗先生文集》二十二卷附二卷,收罗最富。《四库全书》据雍正本收录《念庵集》二十二卷,著录《别本罗念庵集》十三卷及《冬游记》一卷。《明史·艺文志》另著录其《易解》一卷﹑《周礼疑》一卷﹑《增补朱思本广舆图》二卷。俞宪《盛明百家诗》前编录其诗一百二十余首为《罗赞善集》一卷。顾起纶《国雅》卷一〇录其诗十首。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二七录其诗二十一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录其诗三十首,“小传”云:“达夫于诗文取材不远,而托寄可观。时人谓其早经废弃,久处民间,往往深于致情,易于兴感,殆亦近于言志者也。”清王夫之《明诗评选》录其诗一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四一录其诗六首,“诗话”云:“达夫远师《击壤》,近仿白沙(陈献章)﹑定山(庄㫤),然爽气尚存,未堕尘雾。”清曾燠《江西诗征》卷五六录其诗二十九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一七录其诗十一首。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石钟山记》等三十二篇。清应麟《江右古文选》卷一九录其文六篇。清胡大鸿《江右文抄》录其文二十篇。生平见胡直《念庵罗先生行状》(《衡庐精舍藏稿》卷二三)﹑徐阶《念庵罗先生墓志铭》(《世经堂集》卷一八)﹑耿定向《念庵罗先生传》(《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一四)﹑顾祖训《状元图考》卷三﹑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卷七﹑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八三。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