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立山 |
释义 | 立山 (?—1900)字豫甫,土默特氏。蒙古族正黄旗人。咸丰八年(1858)由官学生奖奉宸苑笔帖式。同治九年(1870)升八品苑丞。十二年,擢六品库掌。光绪元年(1875)迁员外郎,十一月,赏加护军参领衔。二年,国史馆议叙赏加武备院卿衔。三年,署奉宸苑郎中。五年,以员外郎出监苏州织造,历四任。九年还京供职。十四年承修南苑工,工程完竣,赐二品服,后累迁奉宸苑卿总管内务府大臣﹑正白旗汉军副都统﹑户部侍郎。二十年,加太子少保。二十六年,擢户部尚书。义和团事起,立山与载漪﹑刚毅等意见相左。载漪以“通洋人”罪撤其职,逮捕入狱。当年七月十七日与兵部尚书徐用仪﹑内阁学士联元同时处死。宣统元年(1909)追谥忠贞。立山性嗜戏曲,与伶人交往颇密。据云,其被处决后,伶人路三宝﹑朱四十(文英)共殓之,殡于宣武门外广慧寺。喜作剧,尝取李文瀚《胭脂舄》传奇改编为皮黄剧,又取《聊斋志异》中青凤﹑凤仙诸故事,撰为皮黄剧。“伶人颇演之”(吉水《近百年来皮黄剧本作家》)。剧本皆不传。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七二﹑《清史列传》卷六一﹑吉水《近百年来皮黄剧本作家》(载《剧学月刊》第三卷第十期,1934年10月)﹑周剑云《路三宝传》(载《戏杂志》第四号,1922年9月)。(梁淑安)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