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皇甫涍 |
释义 | 皇甫涍 (1497-1546)字子安,号少玄,又号潜山居士。南直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弘治十年(1497)六月。嘉靖七年(1528)领乡荐,十一年进士,除工部虞衡司主事。十二年改礼部精膳司,十四年升员外郎,迁主客司郎中,十八年改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以未扈从南巡,谪广平通判,十九年以父丧归。二十二年补南刑部主事,迁员外郎,二十三年出为浙江按察佥事,旋论黜,未及赴调,三月九日卒于家,年五十。曾续晋皇甫谧《高士传》,成《续高士传》十卷(有嘉靖刊本)。与兄冲及弟汸﹑濂同擅诗名,称“皇甫四杰”。卒后文徽明为其作墓志铭,谓其:“雅性闲静,慕玄晏先生所为,自号少玄子。诗沈蔚伟丽,早岁规仿初唐,旋入魏﹑晋。晚亦玄造,铸词命意,直欲窥曹﹑刘之奥而及之,惜乎未见其止。”其子皇甫秦﹑皇甫枢辑其遗著刻为《皇甫少玄集》二十六卷,内赋一卷十四篇,乐府一卷四十八首,古今诗十八卷八百七十九首,书﹑序﹑记﹑表﹑杂文五十五篇,有嘉靖三十年皇甫濂《司直兄少玄集序》;又《外集》十卷,有四十五年皇甫汸﹑王穉登《外集序》,内诗八卷,收诗三百四十四首,文二卷,收赋二﹑序﹑记﹑书﹑墓表等十五篇。此即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著录之《少玄集》三十六卷。嘉靖刊《(和倪瓒)江南春词集》录其所作[江南春]词一首。俞宪《盛明百家诗》前编录其赋三篇﹑诗一百七十余首为《皇甫少玄集》,与冲﹑汸﹑濂诗合刊为《皇甫昆季集》。顾起纶《国雅》卷一一录其诗十四首。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二四录其诗十三首。陈子龙等《皇明诗选》录其诗二十三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录其诗五十六首,“小传”记云:“子安自负高峻,与人居,非同调,或竟日不发言。居官操切,既多忤物,又稍稍与时厓异,故宦屡踬不达。”清王夫之《明诗评选》录其诗十四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四四录其诗三十五首,“诗话”云:“子安逸藻风飞,清文绮合,视子循(皇甫汸)工力悉敌,铢两未分。宜子浚(皇甫冲)之难为兄,而子约(皇甫濂)之难为弟也。”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录其诗八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三十九首。《四库全书》收《皇甫少玄集》二十六卷《外集》十卷,“提要”云:“古文非涍所刻意,亦不擅场。其诗则宪章汉魏,取材六朝。古体多于近体,五言多于七言。其持论谓王﹑宋反元习之靡,而不能不病于声,李﹑何矫一时之弊,而不能不泥其迹。可谓笃论。盖涍与黄省曾为中表兄弟,早年袭其绪论,亦宗法北地之学,及其造诣既深,乃觉摹拟之失,故其论如此……王世贞《艺苑卮言》尝谓其‘如轻缣短幅,不堪裁翦’。陈子龙《明诗选》亦谓其‘无纵横荡逸之致’。岂非以取径太狭,故窘于边幅欤。要其婉丽之词,绵邈之神,以骖驾昌谷(徐祯卿)﹑苏门(高叔嗣),固无愧色也。”清邵伯英《海虞文征》录其诗三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五录其诗四十九首,按语云:“子安刻意模拟,词俊而格超,可谓镂冰雕琼,心手双绝。”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四篇。生平见皇甫冲《仲弟子安行状》(《皇甫少玄集》附录)﹑文徽明《皇甫君涍墓志铭》(《甫田集》卷三三)﹑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卷八﹑清张廷玉《明史》二八七。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