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王褒
释义
王褒

西汉辞赋家。字子渊。蜀(今四川)人,《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谓资中(今四川资川﹑资阳一带)人。宣帝效法武帝讲论六艺群书,益州刺史王襄闻王褒有俊材,请与相见。使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襄奏褒有逸材,宣帝乃征之。既至,令作《圣主得贤臣颂》。时宣帝颇好神仙,而褒言君臣须相得之意,末又谓既致太平不必求仙以讽。宣帝遂令褒等待诏,数从游猎,所至辄为歌颂。或以为淫靡不急,宣帝以为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尚有仁义风谕。顷之,擢褒为谏议大夫。其后,太子体不安,帝使褒侍太子,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太子喜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后方士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宝,可祭祀致也。宣帝使褒往祀,道病死。

王褒辞赋以《洞箫赋》为最传诵。此赋又名《洞箫颂》,今见《文选》。其赋初述竹生山林之状,刻画深山景色,状风声﹑水声﹑禽兽啼鸣声,颇为传神。下文写洞箫演奏之状。极写箫声纷纭变化,众音繁会之状。我国文学作品中写音乐之作,此篇出现较早,对后世作家如马融《长笛赋》﹑嵇康《琴赋》等皆有较深影响。赋中“优柔温润,如慈父之畜子也”句,为《文心雕龙·比兴》举为“以声比心”之例,尤为此赋名句。王褒又有《甘泉宫颂》﹑《碧鸡颂》,乃模仿屈原之作,较少新意。至于散文《圣主得贤臣颂》﹑《四子讲德论》等,亦颇有名。王褒文尚有《僮约》﹑《责须髯奴文》,文体近于汉时民间契约,自是游戏文字,不避俗语。虽谑辞戏语,不甚庄重,然于此亦可稍见当时僮奴困苦之状。

王褒赋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凡十六篇。《隋书·经籍志》有《汉谏议大夫王褒集》五卷。今佚。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其散文﹑辞赋凡九篇(《九怀》作一篇计)。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4 1: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