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王暕
释义
王暕

(477—523)南朝齐﹑梁文人。字思晦。原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王俭子。年二十,尚南齐淮南长公主。授晋安王文学,迁庐陵王友。齐明帝诏求才能之士,始安王萧遥光表荐王暕﹑王僧孺,称暕“辞赋清新,属言旷远”,授骠骑中郎从事。梁武帝天监元年(502),授太子中庶子,领骁骑将军,入为侍中,受敕与谢览为诗赠答,甚受武帝称赏,赐诗云:“双文既后进,二少实名家。”后出为晋陵太守。十年,入为吏部尚书,领国子祭酒。以世代贵显,轻视寒门素族,时议谓为刻薄。十一年,罢吏部。十七年,迁尚书右仆射。十八年,丁母忧,夺情起复为吴郡太守。普通三年(522),还为侍中,尚书左仆射。次年卒。年四十七。谥靖。有集二十一卷,今存诗二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其《独不见》“石桥通小涧,竹路上青霄”,写景自然生动,为后人所称。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