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王慎中
释义 王慎中

(1509-1559)字道思,初号南江,后改遵岩。福建泉州府晋江(今泉州)人。祖父王寰经商于吴越,后携家迁入郡城,令其子王纪改习儒业。慎中为王纪子,生于正德四年(1509)九月二十七。少聪敏,年十四师从蔡清弟子易时中。嘉靖四年(1525)领乡荐,五年联捷进士,年方十八,请归娶,七年还京授户部主事,监兑通州。改礼部祠祭司主事,十年升主客司员外郎,主考广东乡试,进吏部验封司郎中。十三年以上书为右副都御史张衍庆父请封,谪常州府通判,十四年到任,署印江阴县,甫数月,转南户部主事,迁礼部员外郎,进郎中。十五年出为山东佥事,提调学校,十七年进江西布政司参议,一年后升河南参政。二十年罢归,终身不复用,众皆莫知所由,或以为因恃才傲物罪于首辅夏言而遭罢黜。家居十余年,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十七卒于出游途中,年五十一。慎中少习心性之学,后与王畿﹑聂豹﹑邹守益﹑罗洪先等交,亦为阳明学说所染。又有文学名,初与陈束﹑唐顺之﹑赵时春﹑熊过﹑任瀚﹑李开先﹑吕高等同在部曹,相与讲学论文,后被称为“嘉靖八才子”(清张廷玉《明史·文苑传》)。其时为文追随李梦阳,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与郎署诸友“竞为奇古诗文”(李开先《后冈陈提学传》)。二十八岁后,尽弃旧作,大力标举唐﹑宋文,尤推崇欧阳修﹑曾巩。其文擅于说理思辨,法度谨严,演迤详赡,与唐顺之齐名,称之“王唐”。王世贞论文与其不合,然也称慎中与唐顺之为文“皆一时射雕手也”(《艺苑卮言》卷五),后钱谦益则称其“蔚为文宗”(《列朝诗集》)。后人或将其与唐顺之等共称为“唐宋派”,实慎中之论文,并非弃秦汉仅取唐宋,不过取唐宋文为师古之途径。又曾言:“作为文字法度规矩,一不敢背于古,而卒归于自为之言。”(《与江午坡书一》)既有师古之心,又抒张自我,故其文非专事模拟,亦步亦趋于欧﹑曾也。著述生前刊本有嘉靖二十九年蔡克廉刊本《玩芳堂摘稿》四卷,仅收诗百首。又有嘉靖三十一年句吴书院刊本《王遵岩家居集》七卷。卒后有嘉靖四十五年刘溱刊本《遵岩先生文集》四十一卷﹑隆庆五年(1571)严镃刊本《遵岩先生文集》二十五卷(即《四库全书》本之底本),又有清康熙五十年(1711)闽中同人书社刻《遵岩先生文集》四十二卷等。诸集外另有少量佚文。明陆弘祚编《皇明十大家文选》选其文为《遵岩文选》二卷。清康熙间郢雪书林刻《明八大家集》收《王遵岩先生集选》十卷。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二十七篇,黄百家《明文授读》卷二一记云:“先夫子(黄宗羲)曰:‘……道思初沿北地(李梦阳)之习,后尽弃之,而为曾﹑王之文,其得文法先于荆川(唐顺之),两人交相引重,故叙荆川之集以之配子游,其待之亦至矣。’”诗名逊于文名。俞宪《盛明百家诗》录其诗六十余首为《王参政集》。顾起纶《国雅》卷九录其诗五首。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二四录其诗六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录其诗三十一首,“小传”谓其“诗体初宗艳丽,功力深厚。归田以后,搀杂讲学,信笔自放,颇为词林口实,亦略与应德(唐顺之)相似”。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四〇录其诗十七首。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录其诗三首,按云:“遵岩以古文传,然五言古亦窥颜﹑谢堂庑,无一浅语滑语。”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二十二首。《四库全书》据隆庆五年严镃刊本《遵岩先生文集》收《遵岩集》二十五卷,《总目》“提要”云:“朱彝尊《明诗综》乃谓其‘五言文理精密,嗣响颜﹑谢,而论者辄言文胜于诗,未为知音’。今考集中五言,如《游西山普光寺》……固皆邃穆简远。七言如‘每夜猿声如舍里,四时山色在城中’……亦颇有风调。然综其全集之诗与文相较,则浅深高下,自不能掩,文胜之说,殆不尽诬。”清郭柏苍《全闽明诗传》卷一九录其诗八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九录其诗十三首,按语云:“道思五律与同时皇甫子安(皇甫涍)﹑华子潜(华察)辈相较,略无愧色。陈卧子(陈子龙)《明诗选》不录道思一篇,毋亦为弇州(王世贞)﹑历下(李攀龙)之论所慑欤。”慎中集中有词四十余首。清沈辰垣等《御选历代诗余》录其词二首。近人赵尊岳《明词汇刊》自其集析词四十三首,辑为《遵严先生词》。生平见王惟中《王先生慎中行状》(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九二)﹑雷礼《河南参政王遵岩墓表》(清黄宗羲《明文海》卷四三七)﹑李开先《遵岩王参政传》(《李中麓闲居集》卷一〇)﹑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八七。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5 5: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