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凝之 |
释义 | 王凝之 (334?—399)晋书法家﹑诗人。字叔平。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王羲之第二子。工草隶。曾预穆帝永和九年(353)兰亭之会。以才学稍逊,为其妻谢道韫所鄙薄,称“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孝武帝太元十五年(390)前后,为江州刺史。时范宁在豫章兴学,颇费资财,凝之上疏劾为“奢浊”。征入为中护军。安帝隆安三年(399)或稍前,出为左将军﹑会稽内史。是年十一月,孙恩从海上攻上虞,袭会稽。凝之笃信天师道,不设防备,于静室中跪而咒说,指挥空中,谓僚属曰“已请大道出鬼兵,诸津要各有数万人”。恩部至城,遂被杀。年约六十五以上。亦能诗文。今存文三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诗二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