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沈晦 |
释义 | 沈晦 (1084——1149)初名沈杰(《至元嘉禾志》卷一三),后改今名,字元用,号胥山,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沈遘曾孙。宣和六年进士第一,除校书郎,迁著作佐郎。金军攻汴京,借职给事中,从肃王赵枢出质斡离不军。后得还,为给事中。高宗即位,除集英殿修撰﹑知信州,历知明﹑处﹑婺三州。坐事降集英殿修撰,奉祠。起知宣州,移建康府,方逾月论罢。绍兴四年,起知镇江府,为两浙西路安抚使。历知静江﹑衢﹑潭诸州府。十九年卒,年六十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九﹑《独醒杂志》卷一○)。沈晦胆气过人,有才干,然不能尽循法度,袁燮称其奏议“忠鲠深切,皆足以感格君心,兴起世道”(《跋宣和六年御制赐沈晦》)。沈晦诗现存《环碧亭诗集》一卷,收入《两宋名贤小集》卷一四一。《全宋诗》卷一六三○录其诗十一首。《全宋文》卷三七九六收有其文。事迹见《宋史》卷三七八本传。(闻群)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