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毕沅
释义
毕沅

(1730—1797)字𬙋蘅,一字湘衡,号秋帆,又号弇山,自号灵岩山人,别号弇山毕公,江南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年以举人补内阁中书,直军机处。二十五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改庶吉士,充会试同考官﹑左庶子。三十六年任陕西按察司使,抚陕甚久。五十三年,授湖广总督兼署湖北巡抚。嘉庆元年,督剿白莲教;二年七月,病卒于辰州官舍。毕沅少孤,资性颖悟,母张藻授以《毛诗》﹑《离骚》,过目成诵。十岁明声韵,十五能诗。从沈德潜﹑惠栋游,学业益深邃。弱冠北行,方观承有“国士”之目。后为裘日修所知,会试出蒋溥门下,明通阔达,兼有裘﹑蒋之长。平生嗜著述,铅椠不去手。每遇古书善本,校而录之,时贤奉为秘宝。治学范围颇广,经学则笃守汉人家法,史学则考辨精审,金石小学,亦深于时人,又以位高望重,一时文学之士,乐为其用。钱坫﹑孙星衍为纂《关中胜迹图志》三○卷,章学诚﹑洪亮吉﹑凌廷堪为纂《史籍考》,陈燮为编《吴会英才集》二四卷,江声为审订《释名疏证》刊行。他如《传经表》﹑《续资治通鉴》三二○卷,亦多成于他人之手。然其有功文学,亦为匪浅。著有《灵岩山人文集》四○卷﹑《诗集》四○卷﹑《经典文字辨证》五卷﹑《三楚金石记》三卷﹑《山左金石志》二四卷﹑《关中金石记》八卷﹑《中州金石记》八卷﹑《吴中金石记》八卷﹑《西安府志》八一卷﹑《山海经新校正》一八卷《编目考》一卷﹑《吕氏春秋》二六卷《附考》一卷。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三三二《列传》卷一一九﹑《清史列传》卷三○《大臣传次编五》﹑王昶《毕公沅神道碑》。史善长撰有《弇山毕公年谱》一卷。(陈汉英)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2: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