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则天 |
释义 | 武则天 (624——705)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武士彟之女。十四岁入宫为唐太宗才人,赐号武媚。太宗死后削发为尼。高宗时,复召立为昭仪,进号宸妃。永徽六年,立为皇后,参决朝政,号为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弘道元年临朝称制。载初元年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神龙元年中宗复位,徙居上阳宫,去帝号。是年冬卒,谥曰则天大圣皇后。天宝八载,定谥则天顺圣皇后。武则天素多智谋,兼涉文史。网罗文士,不遗余力。沈既济有云:“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选士。及永淳以后,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寖以成风。”(杜佑《通典》卷一五引)于盛唐文学之繁荣,影响非细。《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署名武后撰写或编纂书籍,去其重者,仍不下二十种。实则如《新唐书·艺文志》一武后《字海》一百卷下注所言:“凡武后所著书,皆元万顷﹑范履水﹑苗神客﹑周思茂﹑胡楚宾﹑卫业等撰。”恐亦有出于上官婉儿之手者。别集则有《垂拱集》一○○卷﹑《金轮集》一○卷。除《臣轨》外,均佚。《全唐诗》卷五存诗四六首,《全唐诗补编·补逸》卷一补一首,《续拾》卷七补二首。《全唐文》卷九五至九八编文近四卷,《唐文拾遗》卷八及《续拾》卷一辑补三一篇,《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卷一又补诗序一篇。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六﹑《新唐书》卷四《则天皇后本纪》。(金涛声)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