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何良俊 |
释义 | 何良俊 (1506-1573)字元朗,号柘湖,别署柘湖居士。南直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自少笃学,家藏书四万卷,涉猎殆遍。与弟良傅俱以诗文著誉,时人喻为 “云间二陆”。久困场屋,嘉靖间以岁贡入国学,又以荐授南京翰林孔目,三年厌倦,遂移疾归,复移家苏州,晚年始归华亭。卒于万历元年(1573),年六十八。解音律,以风流倜傥称,晚畜声伎,躬自度曲,分忖合度,为时人所叹羡。能诗文,好著述。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著录其《语林》三十卷﹑《丛说》三十八卷﹑《柘湖集》二十八卷。其《何氏语林》三十卷,系仿东晋裴启《语林》之作,采掇旧书,剪裁熔铸,现存嘉靖二十九年(1550)何氏清森阁自刊本及天启四年(1624)刊本,为《四库全书》所收,《四库总目》另著录其《世说新语补》四卷,万历时刊本亦存。《四友斋丛说》为其所作笔记杂俎,初刻于隆庆三年(1569),三十卷,后续撰八卷,有万历七年(1579)龚元成重刊本。书分十七类,矜尚广博,旧说新闻,兼收并畜。《柘湖集》)二十八卷(又名《何翰林集》)为其诗文别集,现存嘉靖四十四年(1565)华亭何氏香严精舍刊本,其中诗赋五卷(收赋一﹑操四﹑诗二百二十余首)﹑文二十三卷,有莫如忠﹑皇甫汸﹑何全﹑王文禄序。是集又与良傅之《何礼部集》合刊为《云间两何君集》,有嘉靖本及近人䨱刻本。俞宪《盛明百家诗》后编录其诗一百三十余首为《何翰目集》。顾起纶《国雅》卷一四录其诗十一首。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二三录其诗一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录其诗三十七首。朱彝尊《明诗综》录其诗二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十二首。清姚宏绪《松风余韵》卷二三录其诗一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何翰林集》,“提要”云:“良俊在当时颇有文名,所作纵横跌宕,亦时有六朝遗意。而落笔微伤太快,殆亦才人轻脱之习欤。”清末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八录其诗二首。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十四篇,黄百家《明文授读》卷三二记云:“先夫子(黄宗羲)曰:‘……柘湖文不落时趋,郁然可观。’”生平见佚名《南京翰林院孔目何公良俊传》(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二三)﹑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卷一一﹑《(康熙)松江府志》卷四四﹑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八七。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