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林时益
释义
林时益

(1618—1678)本明宗室,初名议霶,字用霖,一字作霖,江西南昌人。明宁王裔孙,授奉国中尉。入清乃改今姓名,字确斋。幼奇慧,父戒之,小字曰蠢。稍长,以贤名,四方豪杰奇士异人多与之游。佐父江夏知县政务。父卒,还南昌。南昌被破,与同里友人彭士望挈家人走建昌。士望交宁都魏禧,禧言宁都金精诸山可耕种隐居,时益乃随士望侨居宁都金精山翠微峰,讲《易》读史,为易堂。与魏禧﹑魏际瑞﹑魏礼﹑李腾蛟﹑丘维屏﹑彭任﹑曾灿及士望有“易堂九子”之目。皆躬耕自食,相互切磋学问,讨论诗文。康熙七年,诏故明宗室窜伏山林者还田庐,复姓氏。时益久客宁都,不思归,乃卜居冠石,仍亲自耕作为生。冠石产茶,时益以意制之,香味可比阳羡茶,名为“林茶”。晚好佛学。著有《冠石诗集》五卷﹑《确斋文集》﹑《朱中尉集》。又《林确斋文钞》一卷,入《易堂九子文钞》。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四《文苑》一本传﹑《清史列传》卷七○《文苑传》一本传﹑李桓《国朝耆献类征》﹑《清诗纪事》《明遗民卷》。(赵杏根)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