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杭淮 |
释义 | 杭淮 (1462-1538)字东卿,号双溪。南直常州府宜兴(今属江苏)人。生于天顺六年(1462)正月十四。弘治八年(1495)举人,十二年进士,授刑部山西司主事。升本部广西司员外郎。寻迁浙江按察佥事,进副使,丁父忧归。服阕,补山东副使,寻改提学云南,升湖广按察使,晋山东右布政使,逾岁升南太仆寺卿,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致仕归。嘉靖十七年(1538)九月十八卒于家,年七十七。与兄济并负诗名,曾与李梦阳﹑徐祯卿﹑王守仁﹑陆深诸人递相唱和。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著录其《双溪诗集》八卷,现存嘉靖间杭洵刊本《杭双溪先生诗集》八卷,按五古﹑五绝﹑五言排律﹑五律﹑七绝﹑七古﹑七言排律﹑七律分卷。俞宪《盛明百家诗》前编录其兄弟诗一百四十余首为《二杭诗集》一卷,淮诗称《杭东卿集》。顾起纶《续国雅》卷三录其诗三首。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二一录其诗十一首。曹学佺《石仓十二代诗选·明诗选》录其诗五十一首。陈子龙等《皇明诗选》录其诗一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录其诗一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二七上录其诗十四首,“诗话”云:“双溪诗极其遒练,如茧丝抽自梭肠,似涩而有条理。五言尤擅场,可亚少谷(郑善夫)。”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七首。《四库全书》收《双溪集》八卷,《总目》“提要”云:“其诗格清体健,在弘治﹑正德之际,不高谈古调,亦不沿袭陈言,颇谐中道。”清末陈田《明诗纪事》丁签卷一六录其诗七首,按云:“东卿不事叫嚣,自饶古格,在‘七子’派中,与大复(何景明)﹑昌谷(徐祯卿)为近。”生平见张邦奇《杭公墓志铭》(《张文定公靡悔轩集》卷六)﹑徐问《杭公神道碑铭》(《山堂萃稿》卷九)﹑叶夔《毘陵人品记》卷八。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