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衡 |
释义 | 杨衡 (生卒年不详)字中师,一作仲师,误。郡望弘农(今河南灵宝),旧籍凤翔陈仓(今陕西宝鸡)。后迁居霅(浙江吴兴)。早年随父鸥宦游于蜀,与苻载等共隐青城山。建中元年,又与苻载﹑李元象﹑王简言共隐庐山,号“山中四友”。贞元四年前后,登进士第。七年夏,随桂管观察使齐映至桂州,次年至广州,一度依岭南东道节度使王锷。十六年,官左金吾卫仓曹参军,为桂阳部从事。后为试大理评事,卒。孟郊有诗悼之。杨衡工古体。与灵澈﹑玄晏等诗僧及苻载﹑陈羽等相唱和。《唐摭言》云:“有人见衡业古调诗,其自负者有‘一一鹤声飞上天’之句。”又云:“中表盗其文章及第。”而于“一一鹤声飞上天”句,知衡最爱惜,“不敢即偷”,“衡笑曰:‘犹可恕矣。’”范晞文称杨衡《卢十五竹亭送侄偁归山》诗“语意清脱,略无尘土纷华之气”(《对床夜语》)。《宋史·艺文志》著录其诗一卷。今传诗五八首,见《全唐诗》卷四六五。其中杂有白居易作品。《全唐诗补编·续拾》卷一八补二句。事迹见《唐摭言》卷二﹑《唐诗纪事》卷五一﹑《唐才子传校笺》卷五及苻载《犀浦县令杨鸥墓志铭》﹑《送杨衡游南越序》﹑《寄南海王尚书书》等。(吴汝煜)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