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炯 |
释义 | 杨炯 (650——693?)行七,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幼聪明博学,善属文。十岁举神童,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应制举登科,授校书郎。永淳元年,为薛元超表荐,任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充崇文馆学士。垂拱元年,因从父弟神让所累,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其后,在洛阳宫内习艺馆任职。如意元年,出任盈川令。世称杨盈川。天寿二年以后卒于任所。炯恃才凭傲,为政苛酷。诗歌擅长五律,其代表作《从军行》﹑《出塞》﹑《紫骝马》等写边塞征战生活,时寓建功立业愿望,气势昂扬,风格豪放,为当时上乘之作。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并称“王﹑杨﹑卢﹑骆”,亦号“初唐四杰”。炯闻之,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张说以为“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两唐书本传)。但就现存作品观之,成就似不及卢﹑王。其所作《王勃集序》论及龙朔间“上官体”泛滥情况及彼等与之斗争业迹,叙述较详,有重要史料价值。原有文集三○卷,已佚。明人童珮辑有《盈川集》一○卷,附录一卷,有中华书局校点本。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九○上﹑《新唐书》卷二○一本传。闻一多有《杨炯年谱》﹑傅璇琮有《卢照邻杨炯简谱》。(金涛声)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