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杨溥
释义 杨溥

(1372-1446)字弘济,号澹庵。湖广荆州府石首(今属湖北)人。生于洪武五年(1372)二月。建文元年(1399)湖广乡试第一,次年与杨荣同榜进士,授翰林编修。永乐二年(1404),朱高炽入东宫为太子,溥升司经局洗马,侍太子,掌东宫文书。时朱高煦争储,太子宫僚首当其冲,十二年闰九月,成祖北征回师,朱高煦进谮太子遣使迎驾迟,成祖怒将东宫官属皆逮治下狱。溥在狱覊系十年,家多变故,而励志读书不辍,同难止之曰:“势已如此,读书何为?”曰:“朝闻道,夕死可也。”《五经》诸子,读之数回。二十二年七月成祖崩,八月朱高炽即位,即释杨溥出狱,任为翰林学士,掌文书制诰,旋掌弘文阁。仁宗即位未足一年崩,洪熙元年(1425)六月,其子朱瞻基即位,迁溥太常寺卿,入内阁。寻与杨士奇﹑杨荣共辅政。时“天下清平,朝无失政,中外臣民翕然称‘三杨’,以居第目士奇曰‘西杨’,荣曰‘东杨’,而溥尝自署郡望曰南郡,因号为‘南杨’。”(清张廷玉《明史》卷一四八)宣德四年(1429)溥以母丧去职守制,九年迁礼部尚书。正统三年(1438)进少保﹑武英殿大学士,五年进首辅,十一年秋七月十四卒于任,年七十五,赠太师,谥文定。史称“明代贤相,必首三杨”。又谓“三杨”之中,“士奇有学行,荣有才识,而溥有雅操”。溥质直无城府,性恭谨,入阁二十二年,清廉自重始终,尤为世所称。能书画,法赵孟頫,好题竹赠人。有文章名,后李贤序其文集云:“观其所为文章,辞惟达意,而不以富丽为工,意惟主理,不以新奇为尚,言必有补于世,而不为无用之赘言,论必有合于道,而不为无定之荒论,有温柔敦厚之旨趣,有严重老成之规模,真所谓台阁之气象也。”(《明名臣琬谈录》续录卷一)然其位愈高而心愈小,慎于行止。所著诗文生前未结集,后世留传亦甚少。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著录其《水云录》二卷﹑《文集》十二卷《诗》四卷,未见传。现仅存明抄本《杨文定公诗集》七卷(缺卷六),收其诸体诗六百三十余首,以应制﹑咏怀﹑赠别诗为多。据卷首成化五年(1469)彭时序,系溥卒后二十多年,项君璁巡抚湖广时所刻。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乙集录其诗三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一七录其诗一首,“诗话”云:“‘三杨’位业并称,南杨诗名独不振。”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二首。清廖元度《楚风补》卷一七录其诗七首。清高士熙《湖北诗录》录其诗二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乙签卷三录其诗八首。其文则多散见各种载籍,程敏政《皇明文衡》录十篇为最多。生平见彭韶《杨公溥传》(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一二)﹑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卷一﹑何乔远《名山藏》卷六一﹑清张廷玉《明史》卷一四八。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8: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