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圻 |
释义 | 杨圻 (1875—1941)榜名朝庆,更名鉴莹;1921年复更名圻,字云史,一字野王。江苏常熟人。为李鸿章长孙女壻。父崇伊,官御史,即戊戌政变时率先弹劾康梁者。年二十一,以秀才为詹事府主簿;二十七为户部郎中。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顺天乡试,调邮传部郎中。后请于外部,奏充英属南洋领事,驻新加坡。至辛亥革命,弃职归国,闲居林下,琴歌自娱。1920年入江西督军陈光远幕,为秘书。1921年为吴佩孚幕宾。直系失败后,投靠奉系张学良。东北沦陷后退居上海。“八一三”事变后避居香港,客死异地。 杨圻早岁即工吟咏,颇负时望。自谓:“少有不羁之誉,长负公卿之许”(《江山万里楼诗词钞·自序》)。擅长七古长篇及五言组诗。张百熙评其诗云:“诗脱胎唐人,气息清厚,骨力雄秀,如昆仑出云,峨眉飞雪,其幽微深窅,则高僧怪石,动静无心,幽林远水,不可绘画也。”又谓其词“清空流丽,风调隽永”(《江山万里楼诗钞》卷一《跋》)。陈衍谓其诗“力振唐音,不落宋人哑涩之体”(《石遗室诗话续编》)。钱仲联亦云:“杨云史为唐音于宋派泛滥之日,可谓豪杰之士。学唐而才华艳发,不同于明七子之貌袭”(《论近代诗四十家》)。著有《江山万里楼诗词钞》(诗一二卷﹑词四卷)。生平事迹见《江山万里楼诗词钞·自序》﹑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等。(连燕堂)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