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绂 |
释义 | 李绂1673—1750 清代诗文作家。字巨来,号穆堂。临川(今属江西)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雍正朝,历官直隶总督、工部左侍郎。以事两次下狱治罪。在狱中,照旧饱吃、熟睡、读书,人称为“铁汉”。乾隆初年,召为户部侍郎,官至内阁学士。因病辞官。李绂学问渊博,尤精理学。其学术主要宗尚陆九渊、王守仁。他的古文多论学之作,如《大学士高安朱公寿诗序》、《朱子晚年全论序》、《与方灵皋书》等。文风接近欧阳修和曾巩。诗歌虽非其所长,但挥洒如意,“亦复自见风标”(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22)。如七绝《东风》:“山静东风日夜闻,落花辞树各纷纷。无端吹动垂杨影,飞入空阶一阵云。”法式善说:“二十八字具有活泼泼地光景。”(《梧门诗话》)再如《东平州看杏花》:“断云斜日过东平,杨柳风来叶叶轻。莫为春阴便惆怅,杏花如雪更分明。”同样流畅而且饶有情趣。律诗中,《夏至日荥泽渡黄河》、《秋山学圃为张韦斋明府题》、《驿南铺不寐》等也都称佳作。著有《穆堂初稿》50卷、《别稿》50卷、《穆堂诗文钞》11卷。 叶君远,董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77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