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短篇小说选
释义
短篇小说选1957

当代短篇小说集。作家出版社选编。该社1958年8月出版。关于本书选编和出版的背景,作家出版社的《编选说明》略谓:中国作家协会于1955年、1956年两次选编包括短篇小说在内的6种文体的年度选本。从1957年起,这项工作改由作家出版社承担。对此,国内各文学团体和文学期刊编辑部给予了热情支持,有的推荐了作品选目。本集所入选的24篇作品均发表于1957年全国各地的报纸杂志上。作家出版社编辑部撰写的《序言》对本年度短篇小说创作的形势和收入本书的一些重要作品表示了看法。《序言》首先肯定了“反右派”斗争的意义,提出1957年短篇小说创作“不是很蓬勃”的原因为:“由于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腐蚀,毒草的相继出现,加上绝大多数的作家都参加了反击右派的实际斗争,执笔的时间自然减少了,短篇创作就不是很蓬勃了。”《序言》中认为:“和瞬息万变、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比起来,短篇创作显然是落在后面了。像反右斗争等重大的政治主题,还没有及时而深刻地反映在我们的短篇中。”正因为如此,这一年报刊上出现的如李国文的《改选》、刘绍棠的《田野落霞》等非但未能入选,反而被《序言》当作“毒草”而痛加挞伐。本选集也收入了一些有特色的作品,如骆宾基的《老魏俊和芳芳》以纯熟的技巧把社员向饲养员提供牲口推磨这么一件小事中的时代内容发掘得淋漓尽致;胡正的《两个巧媳妇》以充满生活气息的笔触表现了集体劳动对旧观念、旧道德的改造;张有德的《晨》以亲切、朴实的语调歌颂了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意义;张麟的《雪天》通过一个母亲的追忆,使人看到高尚的夫妻情、亲子情、同志情和军民情是如何在酷烈的抗日斗争中融为一体的;陆俊超的《国际友谊号》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第一次反映了国际海员生活,揭示了革命人道主义的主题。收入本集作品的作者,有三分之一以上是文坛新人。除上文提到的张麟、张有德、陆俊超外,《骨肉》的作者胡万春,《小师弟》的作者沈虎根,《起点》的作者郝斯力汗,《一匹瘦马》的作者浩然等都因其作品具有真实动人的生活内容和清新自然的艺术风韵而受到了文坛的注意。

蔡田明,丹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751-575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0: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