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文艺2 |
释义 | 中国文艺2 现代文艺期刊。月刊。1939年9月1日创刊于北京。中国文艺社编辑,历任编辑张深切、张铁笙。北京华北文化书局发行。1943年11月5日出至第9卷第7期后终刊。共出版51期。关于刊物的宗旨,编者表示:“整理旧文化和创造新文化的确是目前的急务,但是这并非空谈得以实现,必须要有实践而后能见效的”(创刊号《创刊词》)。并重申“《中国文艺》在北方文艺界寥落的时代里产生,所想负的使命就是推进文艺运动”(8卷3期《编辑小记》)。刊物初创时为综合性刊物,内容包括小说、散文、文艺评论、外国文学研究、科学新闻、生活介绍、绘画、音乐等。后改为纯文艺刊物,曾出“小说特辑”、“女性作家特辑”、“小说与诗特辑”、“本刊基本青年作家介绍”等专号,在沦陷时期的华北文坛产生过一定影响。刊物重视文学评论,先后发表史翼之的《新文化建设与文学家》、靳极苍的《想象与创造》、陈平的《中国文艺与民族性》、陈异的《现代中国小说的动向》等文章,还就“中国文艺应如何去亲近民众”等问题,刊载《建设新文艺的各界宏论》等文章。创作方面有:梅娘的小说《小广告里面的故事》、二水的小说《河岭下》、知堂(周作人)的散文《关于阿Q》、黄陇西的《随笔四则》。闻国新的长篇连载《蓉蓉》,以揭露社会现实的基调,叙述一个乡间少女,沦落风尘致死的故事,在当时颇有影响。同时,刊物上也发表为日伪侵略当局张目的文章和专辑,如木君的《怎样复兴华北文艺》、张砥的《大东亚战争的第二个新年及华北的展望》等文章,出过所谓“满洲作家特辑”等专号。主要撰稿人还有:侯少君、徐凌霄、澜沧子、余皖人、闻青、上官蓉、司徒珂等。 陈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81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