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文学研究年鉴 |
释义 | 中国文学研究年鉴 当代文学史料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研究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每年出版16开一大本。从1981年开始至1988年,共8本。荒煤在该年鉴开创时的《前言》中说:“编辑和出版这本年鉴的目的,就是希望反映我国文学研究的基本情况和重要成果,并汇集有关文学研究和评论的重要文献和资料,以便国内外中国文学研究工作者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查考和使用。”从已出版的8本看,每本的《前言》,除编辑说明外,主要篇幅用于扼要介绍上年度文学研究的重大活动,这一年文学研究各领域的成就。常辟的栏目有:“研究概况”、“重要会议及学术活动”、“研究论文选辑”、“专辑”、“纪事”、“文献”、“资料”等。“资料”栏包括文学艺术获奖名单、篇目,上年度作品书目、篇目,文学研究部分有新书目录和论文索引等。为避免与其他年鉴重复,突出本年鉴的文学研究特点,原先开辟的“创作概况”栏目,自1983年起取消,同时在“资料”、“文献”栏内,加强创作方面的内容。每本年鉴,大体反映了每年中国文学研究状况。在各栏目中,“研究概况”是年鉴的主体部分,包括文艺理论研究,当代、现代、近代、古代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以及国外的中国文学研究等的概况。例如,介绍1981年文艺理论研究时,有概况,也有关于典型,文艺真实性,人性、人道主义,塑造新人形象,文学中的“自我表现”,以及美学问题等讨论的专题介绍。介绍1981年当代文学研究时,涉及了电影《武训传》批判的评价问题,《创业史》和十七年农村题材创作的再评价问题,以及关于新时期文学的认识问题等等。 楚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82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