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北斗2
释义
北斗2

现代文学期刊。月刊。1931年9月创刊于上海。丁玲主编,先后协助编辑的有姚蓬子、沈起予、郑伯奇、张天翼等。上海湖风书局发行。1932年7月出至第2卷第3、4期合刊号后终刊。共出版8期。《北斗》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机关刊物之一。内容以文学创作为主,设有小说、戏剧、诗歌、世界名著选译、批评与介绍、文艺随笔等栏目。鲁迅在该刊发表了《我们不再受骗了》等文章,并为纪念柔石提供了木刻作品,珂勒惠支的《牺牲》,还以“隋洛文”的笔名译介了反映苏联十月革命的小说《肥料》。《北斗》发表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第1至3期连载的《水》,是丁玲的代表作品,还有何典(茅盾)的小说《喜剧》,楼适夷的剧本《S.O.S》,谷非(胡风)的诗歌《仇敌的祭礼》等,都紧密地联系社会生活,以文学为武器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该刊还注意培养青年作家,诗人艾青(笔名莪伽)的第一首作品《东方部的会合》,女作家关露的处女作小说《总退却》,都是在该刊发表的。瞿秋白的一些杂文也在《北斗》上发表。该刊还刊载了许多有关文艺运动的讨论文章,如沈起予的《抗日声中的文学》、钱杏邨的《一九三一年中国文坛的回顾》等,并组织了“创作不振之原因及其出路”、“文学大众化问题”两次征文活动,鲁迅、郁达夫、茅盾、周扬、郑伯奇、田汉、方光焘、邵洵美、戴望舒、陈衡哲、杜衡等数十位文化界知名人士发表了论文或谈话,有力地推动了文学事业的发展。《北斗》曾刊载叶圣陶的小品,冰心、徐志摩的诗,凌叔华的小说和郑振铎的文学评论等。《北斗》是30年代革命文艺的代表刊物之一,在丰富文学创作、健全文艺理论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主要撰稿人还有冯雪峰、沈起予、姚蓬子、白薇、张天翼、穆木天、叶以群等。

王宗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45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1: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