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戈宝权
释义
戈宝权1913—

当代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江苏东台人。曾用名北辰、苏牧、北泉和葆全等。1932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获学士学位,即到上海《时事新报》当编辑。1935年以天津《大公报》记者身份赴莫斯科,并兼任国内多种刊物的特约通讯员。1938年回国,任《新华日报》编辑,同时兼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对外联络委员会秘书和中苏文化协会理事等职。1945年抗战胜利返回上海,先后在生活书店和时代出版社任编辑。1949年新中国成立,被派往苏联接收国民党驻苏使馆。1950年任中国驻苏大使馆文化参赞、临时代办等职。1954年回国,历任中苏友协副秘书长、中国作协理事、全国文联第一、二、三次大会代表。1957年起先后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及学术委员等职。1975年被聘为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顾问,全国15所高等院校的名誉校长、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与此同时曾多次应邀参加国际性会议或出国讲学。1983年应苏联邀请参加国际苏联文学翻译家会议并荣获苏联作家协会授予的名誉奖状。1987年1月法国巴黎第八大学和苏联莫斯科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为表彰他的功绩,1987年6月苏联授予“普希金文学奖”和苏联“各国人民友谊勋章”,乌克兰作协主席团还授予伊万·弗兰利文学奖。1989年除访问了东欧各国,还荣获由香港翻译学会授予的荣誉会士衔。1986年他将2万册私人藏书捐赠给江苏省,现收藏于南京图书馆“戈宝权藏书室”,并将政府颁发的奖金全部献出,设立“戈宝权文学翻译基金”以振兴祖国的翻译事业。

戈宝权早在30年代初就自学俄语并开始译介俄苏作家与作品。全国解放前曾发表的译作有:[俄]《普希金诗选》(辑入《普希金文集》,1947年),〔苏〕高尔基《我怎样学习写作》(读书生活出版社,1945年),[苏]罗斯金《高尔基传》(北京出版社,1945年),[苏]华希列夫斯卡嘉《爱》(《现代妇女》杂志连载,1947年)。解放后译作更多,范围更广,除苏联外,还翻译了东欧各国的文学作品。所译苏联作品有:勃洛克《十二个》(时代出版社,1951年),《马雅可夫斯基诗选》(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959年),马克西姆·唐克《唐克诗选》(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所译东欧作品有阿尔巴尼亚的《恰奇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吉亚泰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拉扎尔·西里奇《教师》(作家出版社,1964年),诗集《山鹰之歌》(合译,作家出版社上海编辑所,1965年);保加利亚的《雅沃罗夫诗集》(中国作协,1958年)、《安哥拉诗选》、《马尔塞林诺·多斯桑托斯诗选》(作家协会版,1963年)等。外国文学研究方面论著有:《俄罗斯大戏剧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研究》(时代出版社,1948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希腊罗马神话典故》(三联书店,1978年)。此外,他还撰写了一批具有比较文学性质的文章,如《普希金和中国》(《文学评论》,1959年第4期),《契诃夫和中国》(《文学评论》1960年第1期),《冈察洛夫和中国》(《文学评论》1962年第4期),和《<阿Q正传>在国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鲁迅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等。为进一步传播他的翻译成果,北京出版社出版1套5卷集的《戈宝权译文集》,第1卷《普希金诗集》已经问世。他的部分论著也已被译成俄、英、法、德、日、西、葡等多种文学。

冯剑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767-76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