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李思衍
释义
李思衍

元代诗人。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山。余干(今属江西)人。元世祖至元年间,丞相伯颜挥师渡江,曾以李思衍暂理乐平政务,不久又授袁州路治中。入朝任国子司业。至元二十五年(1288),召拜礼部侍郎。作为副使招谕安南,安南奉表款附,并厚赂使节,正使接受了贿赂,李思衍未受。还朝后,元世祖追责正使受安南馈赠一事,李思衍说:正使受,安小国之心;臣不受,全大国之体。元世祖很赏识他,拜南台御史。改任浙东宣慰使,考满赴调,死于京师。张伯淳作诗挽李思衍:“斯文谁与立,卓荦两山名。南粤麾兼馈,东州表独清。”所说的正是他不收安南赠礼一事。《元诗选》二集选入他的诗22首,题为《两山稿》。他现存的诗主要是七言律诗,比较讲究词藻,但缺乏新颖。完整的意境。他有1首七律题为《世子筵席索诗》。徐明善随李思衍使安南,据说因即席为安南王世子赋诗1首,使国威大振。据李思衍的诗题,世子应向副使而不是向随员索诗,而即席作诗的,也首先应该是李思衍,而不是徐明善。

杨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77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