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大白 |
释义 | 刘大白1880—1932 现代作家。原姓金名庆棪,字伯贞。辛亥革命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笔名有汉胄等。浙江绍兴人。他是清朝举人,后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在绍兴主办《禹域新闻》,参加过反对袁世凯的斗争。反袁失败后流亡日本、南洋等地。1916年回国。1919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开始新诗写作,是新诗倡导者之一。他的新诗取材广泛,以反映农民生活疾苦的《卖布谣》、《田主来》等影响最大,他还有一些新诗歌颂苏联的十月革命和我国的工农革命,思想激进,具有时代色彩。在艺术上,他善于使用白描和对比的手法,化用民间的歌谣形式,并以朴素生动的口语入诗,风格平易清新;但由于他是一位由旧入新的过渡时代的诗人,其新诗尚带有旧体诗词的痕迹。大革命开始后,其思想日益赶不上时代前进步伐,生活和情感日益和大众隔离,虽还写了许多诗,但很难从中找到反映人民疾苦、讴歌工农革命的内容;在艺术上,那种质朴自然、清新明快的风格丧失殆尽,代之以过于雕琢以至朦胧晦涩的诗风。他曾担任过浙江大学校长、南京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常务次长、上海世界书局编辑,还担任过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校教授。新诗集有《旧梦》(后来重编为《丁宁》、《再造》、《秋之泪》、《卖布谣》四集,并删去《红色的新年》等篇),还有《邮吻》,旧体诗集有《白屋遗诗》,诗论有《白屋说诗》、《旧诗新话》,文论有《白屋文话》,学术论著有《文字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等。新中国成立后,出版过《刘大白诗选》。 周葱秀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17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