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黄体正
释义
黄体正1766—1845

清代壮族诗人。字其直,号云湄。广西桂平金田村附近人。父亲黄晨是廪生。少年多学,嘉庆三年(1788)分试中解元,名噪一时。次年进京应试不第,此后3年一比,直至嘉庆二十一年(1816)才以大挑二等选授广西迁江教谕,再调任隆安州,复升桂林府学训导,暮年才擢国子监典籍,辞疾不赴,回到家乡修筑带江园以著述自娱。数十年里,历教全州、桂平、桂林各地书院,造就许多人才。后终于桂林经舍,年79岁。著有《带江园诗草》6卷,时文1卷,杂著6卷,读刻2卷,尺牍1卷,今存。在文学方面他的成绩主要是诗歌创作。他的诗多为抒写5次赴试的行旅感怀、道途风光以及教授各处的人情风貌,七言古诗《戊辰(1808)大挑》就是他第3次进京赴大挑之选具体过程的描述。诗中对被挑中者欣然自得、一身轻快,落选者狼狈不堪、无地自容;对荣枯得失,喜怨哀乐激变的大挑场面作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而他那被张鹏展以“老杜忠爱比之”的《暮春雨日独坐江楼感事书怀四首》,则是壮族诗人最先反映鸦片战争的作品之一。

罗伟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26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1: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