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潘孑农
释义
潘孑农1909—

现代戏剧家。笔名白苧、存疑斋主等。浙江湖州市人。20年代中期一度被捕,1927年底出狱。1928年开始创作小说。1930年在南京主编《开展月刊》(民族主义文学刊物)。1932年在南京主编《矛盾》文艺月刊,次年迁上海出版。在此期间出版短篇小说集《干柴与烈火》(南京开展出版社),《没有果酱的面包》(南京正中书局),《低徊集》(上海时代书局)。1933年后曾支助唐槐秋创办中国旅行剧团。后参加田汉在南京举办的中国舞台协会。翻译苏特来却可夫的《怒吼罢中国》(1935年,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等。1936年进入电影界,先后编导《弹性女儿》、《花开花落》、《关山万里》等影片。1937年10月入中央电影摄制场(“中电”),任编导委员。后随迁至重庆。抗战时期为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理事。1941年与陈白尘、凌鹤、贺孟斧、赵铭彝等编辑《戏剧月报》。在《新华日报》、《时事新报》、《新蜀报》等报纸上发表《从秋子的演出说到建立中国歌剧的路向问题》、《论表导演》、《中国话剧演技发展史上的探索》等。1943年参与组织“中电”剧协,从事实际演出工作,并创作话剧《春到人间》,编导电影《第二代》、《警卫线》、《活跃的西线》等。抗战结束后返上海,在上海实验戏剧专科学校任教。编导电影《街头巷尾》、《大户人家》、《彩凤双飞》等。与洪谟创作喜剧《裙带风》(1946年,上海作家书店出版)。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巡迴文艺工作团团长。1954年转至市文化局研究戏曲改革并任上海淮剧艺术组长兼总导演。

陈丙莹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27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