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祝德麟 |
释义 | 祝德麟 清代诗人。字止堂,号芷塘。海宁(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御史。其诗歌内容主要为咏史吊古,时有精彩的议论。如《漂母祠》写漂母赐饭韩信、韩信报恩事,最后落在“平生未报人恩处,不敢轻过漂母祠”的感叹上。《咸阳怀古》其一咏秦事,嘲讽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谁知即借烧书炬,烧得阿房土尽焦。”寓意深沉,发人深思。其吊古之作则写得悲壮慷慨,如《马伏波墓》:“威灵铜柱先诸葛,潦雾蛮溪愧少游。马革有情尸可裹,云台无命家难留。”洋溢着一股凛然之气。他的诗中也有一些揭露现实、鞭挞时弊的篇章,如《关吏行》写守关吏卒欺压百姓,“卒如鬼,吏如虎”。专门扣压民船,敲榨勒索:“清晨停压到曛昏,不怕钱刀不入手。”讽刺辛辣。其诗在写法上往往直抒胸臆,徐世昌《晚晴簃诗汇》说祝德麟“诗以性灵为主,亦能驱遣故实”。著有《悦亲楼诗集》。 王景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606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