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东南日报·沙发
释义
东南日报·沙发

现代报纸副刊。日刊。杭州《东南日报》文艺副刊。1929年创刊,原为《杭州民国日报》副刊,1934年6月16日报纸改名,《沙发》继续发刊,从第二○○○号起,由陈大慈主编。1937年抗战爆发后终刊。前后共刊出3000余期。

《沙发》是《东南日报》的主要文艺副刊,内容包括时论性杂文、文艺理论、游记散文、短篇小说和译作等。1935年7月,报纸另一副刊《吴越春秋》与其合并,增加了东南地方文史的内容,1937年版面再次扩大,文学作品中还增加了传统文学形式的创作。刊载的文艺理论研究多数就某一领域的艺术问题展开讨论,一般不接触现实政治,但在少数提及“左联”和无产阶级文艺的评论中,往往取否定态度。如杜蘅之等人发表的一系列电影评论,对进步电影界编导的电影出现阶级斗争的内容大为不满,把它与“封建桎梏”、“西方文化”并列为“三重魔影”。同时在新文学发展方向的讨论等问题上,较多地反映了民族主义文学论者的观点。文学创作的作者面较广,多为当地作家。李朴园、陈福熙、胡行之等各有数以百计的短篇小说和散文、杂文发表。一些旅居杭州的作家也为之撰稿。郁达夫自1935年起,连载了《娱霞杂载》等多组生活小品。许钦文1934年秋出狱后,也是刊物的主要撰稿人,发表的游记、散文和短篇小说达上百篇。丰子恺从1934年10月起,在刊物发表大量新作,大多取材于社会生活,寓意丰富,反映了“子恺漫画”在这一时期的重要转变。外国文学的主要译介者为吕漠野、吉人等,译作有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也有欧美音乐、诗歌作品和理论的介绍。

《沙发》是30年代杭州最主要的文艺副刊,大致反映了杭州新文学界的状况,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主要撰搞人还有陈大慈、杨柳青、莲岳、戚墨缘、房宇园、汪锡鹏、田耳、盛明若、闵子、莫言、皇甫明、杜绍文、寒潮、何德明等。

王宗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37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5: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