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钟惦棐
释义
钟惦棐1919—1987

当代文艺评论家。笔名朱煮竹、金锈龙等。四川江津人。早年在家乡读书,上初中后因家贫失学,自修文艺。1937年底赴延安,先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次年转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后在鲁艺和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任教。1949年起先后在文化部艺术局和中宣部文艺处工作。1957年被定为“右派”。1978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此后担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和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等职。1987年3月在北京病逝。他长期致力于文艺理论研究和教学,特别注重于电影文学评论。1956年发表著名论文《电影的锣鼓》,反对文艺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遭到错误批判。1984年他提出建设“西部文学”的主张,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论文还有《论如何实际对待现实主义的偏颇和不足》、《电影文学断想》等。1950年至1956年写的电影评论收入《陆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1979年至1982年的影评收入《电影文学断想》(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1982年以后主编《电影美学》丛刊。他以写鉴赏性影评著称于世,见解独特,文风朴实。

袁晞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400-440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