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释义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古典文学史著作。胡国瑞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10月出版。全书共包括《表率诗风的建安诗坛》、《魏末及晋代诗风的变化》、《陶渊明诗歌的卓越成就》、《南朝初期诗坛的新貌》、《南朝中后期诗坛的昏晓》、《北朝文坛的异象》、《民歌艺坛的绚烂芳菲》、《赋的发展变化》、《骈体文的发展》、《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等11章。该书比较重视这一时期政治局势、社会基础、学术思想对文学的影响,从各种思潮的继承与嬗变的过程中考察文学风尚的演变及每个作家的具体创作。如第二章在考察魏末的政治局势、学术思想与诗风的关系时指出,由于司马氏不断大肆屠杀在政治上异己的名士,更高地举起名教来作为其政治号召时,在学术思想上继承正始传统的著名诗人阮籍、嵇康,即极力发挥道家崇尚自然的一面,运用道家思想以否定一切现存的封建制度和秩序,又由于司马氏以大屠杀造成当时政治上的恐怖,使他们深切地怀抱着忧生之情。因此他们的诗歌在内容方面以道家思想为主导,对现存的一切封建制度和社会风习给予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讽;他们所衷心向往的则是超现实的广阔的自然境界,甚至是飘渺恍惚的神仙,而对于人生祸福的忧虑,则常是反复咏叹而不能自已的。因而他们这种种情绪的抒发,使人从中感到一些建安时代的慷慨之气;同时为了适应险恶的处境,表达情思时常是隐蔽曲折的,诗的风格因而沉郁艰深,又呈现出与建安时代迥异的面貌,也显示出诗风的新变化。

该书重视通过分析作品本身去探讨文学的发展演变过程。为了说明问题,著者不厌其烦地广泛征引作家的作品,并予以详细的分析,把艺术鉴赏同探讨文学发展规律有机地融为一体,更辅之以必要的考证,使艺术分析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该书对建国后一向比较重视的乐府民歌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对南朝中后期文人创作中追求形式、声律的风气也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作者指出,“四声”的发明,使诗人能有意识地掌握运用声律,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这一新的创造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声律在诗歌艺术形式上发挥的作用,也确乎无限长远。

郑永晓,张君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38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