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悲士不遇赋
释义
悲士不遇赋

汉赋。司马迁作。见《艺文类聚》卷30。《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8篇,但《悲士不遇赋》是其仅存至今的1篇,而且似为节录,不是全文。这首赋当为司马迁遭受腐刑,看透世俗人情的悲愤自白。在起首就说:“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之无闻。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然而“虽有行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满腹悲愁转为一腔愤慨,于是疾呼:“理不可据,智不可恃,无造福先,无触祸始,委之自然,终归一矣。”这正表现出作者在《报任安书》中所抒发的“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之情。全篇以“悲”领起,以“愤”作结,调紧辞急,情绪炽烈。针对这篇赋,陶渊明曾说:“读其文,慨然惆怅”,并因而写出《感士不遇赋》。这篇作品与董仲舒《士不遇赋》内容接近,两赋都模仿骚体,但又受到文赋影响,相比之下,本篇比董赋感情更强烈。

钟兴麒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70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