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蔡元培
释义
蔡元培1868—1940

近现代文学家、学者、教育家。字鹤卿,号孑农,一字孑民。浙江绍兴人。1889年后连续考中举人、进士,后为翰林庶吉士,补翰林院编修。受西学影响亦很深。在戊戌变法中,同情维新。1898年返绍兴,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1902年在沪与章炳麟等创办爱国学社、爱国女学(为校长),参与创办著名的《俄事警闻报》(即后来的《警钟日报》),还担任过南洋大学教员,中国教育会会长。发表大量反满革命言论、文章。1904年参加组织光复会,为会长。次年加入在东京成立的同盟会,为上海同盟会分部主盟员。1907年赴德,在莱比锡大学攻研哲学、美学等。辛亥革命后被任命为教育总长,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主张废止学校祀孔、读经,效仿西方国家教育体制,推行改革。不久辞职,旅居德国、法国从事学术活动,编有《哲学大纲》、《石头集索引》等。1916年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到1923年)。奉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方针,同情、支持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他所提倡的尊重“个性自由”,“以美育代宗教”,“劳工神圣”及驳辩保守派攻击新文化的言论(《答林琴南书》等),在当时发生广泛影响,为现代著名的民主主义思想家、教育家、美学家。1924年后被选国民党中央候补监察委员,中央监察委员等。1927年支持蒋介石清党。不久参加国民党政府,历任教育行政委员会常务委员,大学院院长,中央政府常务委员,代理司法部长,监察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思想变化,主张对日抗战,积极开展民主救国活动。1932年与宋庆龄、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支持国共合作。抗战爆发后移居香港,1940年病逝。平生著述甚丰,新中国成立后为其出版了《蔡元培选集》、《蔡元培文集》(4卷)。

陈丙莹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13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23: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