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萧詧
释义
萧詧519—562

南朝梁诗文作家。字理孙。南兰陵(江苏常州)人。昭明太子萧统第3子。普通年中封曲江县公。中大通年中,进封岳阳郡王,领会稽太守。历琅邪、彭城2郡太守,东扬州刺史。父萧统卒,梁武帝舍萧詧兄弟而立萧纲,萧詧常怀不平。迁雍州刺史,境内称治。侯景乱后,萧詧与简文帝构隙,仍称藩于魏,魏立为梁王。及梁元帝萧绎败没,萧詧乃于江陵建号称帝,改元大定,在位8年。死后谥曰宣。故世称梁宣帝。萧詧幼好学,善属文。尤长于佛义。著有《华严》、《般若》、《法华》、《金光明义疏》等46卷。据《周书》本传,他著有文集15卷,已佚。今存佚诗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诗多为咏物之作。

吴小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23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