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郑伯农
释义
郑伯农1937—

当代文艺理论批评家。福建省长乐县人。196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系,留校任教。50年代后期开始在报刊上发表音乐理论和评论文章。粉碎“四人帮”后调文化部理论研究室工作,后转入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参加创办《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并担任副主编。任文联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新时期他撰写了一些拨乱反正的文艺理论文章,还撰写了一批社论及评论员、特约评论员文章在《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光明日报》上发表。出版的著作有《在文艺论争中》(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艺海听潮》(漓江出版社1987年)。他的文艺评论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富于论争性和批判锋芒。其中有的文章曾受到海外重视,被译成外文介绍到国外。他撰写了一些文章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和错误文艺思潮进行批判,受到社会重视。他撰写的《在“崛起”的声浪面前——对一种文艺思潮的剖析》一文(刊于《诗刊》1983年12月号、《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6期及1983年11月24日《光明日报》),对谢冕、孙绍振、徐敬亚在新时期诗坛上所倡导的“新诗潮”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三次“崛起”是对传统的“挑战”和“亵渎”,是为了实行“西方现代主义美学原则扫清道路”,把迷误在某些青年诗人身上的消极的东西“和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文艺思潮结合起来,构筑成一套系统的文艺主张”。该文获1983年《诗刊》优秀评论奖。1989年底他被任命为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并出任《文艺报》双主编之一。

缪健,柯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96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