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苏平仲集
释义
苏平仲集

元末明初诗文别集。苏伯衡著。初刻于洪武年间,由林方直编集,分为16卷,镂刻郡庠。再刻于正统年间,由黎谅重刊。正统本目录次行题:“迪功郎蒙阴县主簿永嘉林与直编集”,每卷书题后题:“章贡黎谅校正重刊。”收入《四库全书》者即以此为底本。正统刻本也已印入《四部丛刊》中。此刻前有刘基洪武四年(1371)序,宋濂洪武十三年(1380)序,另有黎谅跋。苏以古文鸣,集有文15卷,诗仅1卷。伯衡文颇受宋濂等人推重。宋濂《送平仲还乡序》说:“平仲辞章,体裁严比,姿态横逸,如春阳被物,或根或荄,或卉或条,或小或大,或圆或扁,各随物其意而畅之,无有同者。”并将其与苏轼类比。这显是过誉之辞。郑瑗《井观琐言》病其用意太苦,遣辞太繁缛,不可为法,实道出其文的弊病所在。

此外,其诗文对考稽其生平颇有助盖。平仲之学官禄,在丙午七月,进学正,在吴元年丁未,其所作《国子学同官记》可证。其被荐在洪武元年庚戌,集中有《庚戌七月九日哺时,御笔宣唤》诗云:“元霜湿雾动龙香,水殿书题爱晚凉。虮虱小臣惟感愧,姓名衣被五云章。”《明日诣相府控辞述怀》:“只缘多病兼无似,只合山林送此生。”可知引见后授编修,即以病辞。其官国子前后5年,辞官后又被留史馆校勘《元史》,明年始得还。其《史馆杂书》诗云:“笔削自从尼父后,文章无过马迁优。坐销官烛知无补,丝络翻惭进庶羞。”胡翰跋平仲集云:“平仲居太学六年。”由此四库馆臣怀疑《明史》记载5年有误:“翰与伯衡同年,所叙不应有误,或史误移后一年欤。”实则胡翰误将苏在史馆的时间加入1年,史并不误。四库馆臣轻信胡翰,实因未深稽苏集。

王书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66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3: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