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述行赋
释义
述行赋

汉赋。东汉蔡邕作。见于《古文苑》,又略见《艺文类聚》卷27。赋前有小序,自叙赋的写作由来。汉桓帝延熹二年(159),权贵梁冀被杀,而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听说蔡邕善鼓琴,就征赴京师,从家乡陈留行至偃师,称疾而归。蔡邕有感于“五侯擅贵于其处,又起显阳苑于城西。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心愤此事,遂托所过,述而成赋”。这篇赋感事哀时,吊古伤今,感情沉痛而复杂,寄托颇深。赋中写道:“穷变巧于台榭兮,民露处而寝湿。消嘉谷于禽兽兮,下糠秕而无粒。弘宽裕于便辟兮,纠忠谏其駸急。”作者对世道陵替感到无可奈何而深致悲哀,全篇呈现一派阴郁的色调。《述行赋》显然受到刘歆《遂初赋》、班彪《北征赋》的影响,但面对现实,批判暴政,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东汉末期的社会面貌。这对于大赋的歌功颂德,“润色鸿业”,是彻底的反动。鲁迅很推崇《述行赋》,说只有读过此赋,“才明白他(蔡邕)并非单单的老学究,也是有血性的人,明白那时的情形,明白他的确有取死之道”(《题未定草》)。

齐天举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63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2: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