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芬陀利室词话
释义
芬陀利室词话

近代词话。3卷。蒋敦复著。光绪十一年(1885)王韬校刻本,线装1册。卷首有光绪十一年王韬《序》。正文卷1以评论常州词派传人周济(字保绪)为主,兼及浙、吴二派。作者说:“嘉庆来,余年童稚,始识阳湖周保绪先生于田若谷邑宰署中,蒙以奇童见称。时习经史及帖括文字,间亦作诗,未尝问津于倚声之学。中年抑郁无憀,乃学填词,从王子九茂才处借得先生《存审轩词》一卷读之,是真得意内言外之旨。”又说:“近来浙、吴二派,俱宗南宋。独常州诸公能瓣香周秦以上,窥唐人微旨,先生(按指周济)其眉目也。”其评浙派则说:“浙派词,竹垞开其端,樊榭振其绪,频伽畅其风,皆奉石帚、玉田为圭臬,不肯进入北宋一步,况唐人乎!冯柳东太史登府亦其眉目也。”卷2、卷3着重评论与作者同代词人,如汤雨生、姚梅伯、戈顺卿、孙次公、王养初、李小瀛、王韬、沈如梅等,保留了许多近代词史资料。蒋敦复论词宗常州词派,但也有独到见解,尤以“有厚入无间”主张最为突出。如说:“词之合于‘意内言外’,与鄙人‘有厚入无间’之旨相符者。”又说:“壬子(按指咸丰二年)秋,雨翁(即汤雨生)与余论词,至‘有厚入无间’,辄敛手,推服曰:‘昔者,吾友董青卿,每云词以‘无厚入有间’,此南宋及金、元人之妙处。吾子所言,乃唐、五代、北宋人不传之秘。’”又反对“诗言志,词言情”之说,主张词也应有所寄托。如说:“词原于诗,即小小咏物,亦尝得风人比兴之旨。唐、五代、北宋人词不甚咏物,南渡诸公有之,皆有寄托”王韬《序》说:“《词话》固剑人(蒋敦复之字)生平得意之作,第止寥寥数十叶,亦未断手。……剑人作词,欲上追南唐、北宋,而举‘有厚入无间’一语,以为独得不传之秘。余亦谓词之一道,易流于纤丽空滑,欲反其弊,往往变为质木,或过作谨严,味同嚼蜡矣,故炼意炼辞断不可少。”

王杏根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649-265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