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辞赋
释义
辞赋

汉代把“辞”与“赋”统称为“辞赋”;“辞”与“赋”均是文体名。《史记·司马相如传》说:“会景帝不好辞赋。”《汉书·王褒传》也说:“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可见“辞赋”的说法在汉时十分盛行。辞因产生于战国楚地,而叫“楚辞”,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楚辞”富于抒情与浪漫性,句式与篇制长于《诗》,有楚方言“兮”字为标志,又称“骚体”。“赋”的名称始于战国赵人荀卿的《赋篇》,至汉时则成为一种特定的体制,它虽对楚辞有所继承,但散文因素多于诗歌因素,与“辞”已稍异。所以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辞”即指骚体《楚辞》;宋玉等一批作家虽“好辞”而以“赋”见称,可见宋玉等作家已由辞家进至以写赋名世了。据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指出,“辞赋”的主要特点是“铺采摛文”,应注重辞藻、音律,抒情写志亦应兼及。明人胡应麟《诗薮》内编卷1说:“骚与赋句语无甚相远,体裁则大不相同。骚复杂无伦,赋整蔚有序;骚以含蓄深婉为尚,赋以夸张宏钜为工”。大抵说明了辞赋的特质。

张永鑫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99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