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难夕河 |
释义 | 难夕河 傣族民间传说。意为“母亲的河”。流传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傣族民间。传说曲折地反映了傣族婚姻史上的演进。古时候,一次氏族战争中,7个姑娘从战火中逃了出来,钻进深邃的森林。一天她们在河里洗澡,从上游漂来一只受了箭伤的雉鸡。姑娘们抱着雉鸡向上游走去,寻找射伤雉鸡的猎人。来到森林里的一片草地,只见7个花狗氏族的小伙子正围坐在火堆旁边弹琴歌唱,边吃着烤雉鸡肉。经过交谈,他们发生了爱情,并置“不准和他族通婚”的族规于不顾,结合成7对夫妻,生儿育女。一天,这7个男子出去打猎,遇上一大队的花狗族人,他们强迫7个男子回花狗山,7个男子不从,双方发生冲突。最后全部战死于河边。7个妻子沿着血迹找到他们的尸体,埋葬以后,呆呆地坐了一夜,第二天全都不见了。当晚,那条血路变成一条开满斑枝花的花路,路边的那条河,人们叫它“难夕河”,河里有7块人形的大石头,据说这是7个妻子死后变的。曹格整理的这个传说,收入云南人民出版社1960年4月初版、1981年10月2版《云南民族民间故事选》,后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2月版《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丛书》中的《傣族民间故事选》。 奚霜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171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